一分快三500平台推荐 - - (中国)微博百科
一分快三500平台推荐2023-03-04

东西问丨田浩江:唐诗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 ?******

  中新社纽约1月30日电 题:唐诗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

  ——专访著名歌唱家、“唐诗的回响”音乐会艺术总监田浩江

  中新社记者 王帆 廖攀

  2023年伊始,一场“唐诗 的回响”音乐会在美国费城和纽约上演,来自10个国家的15位歌唱家携手费城交响乐团,用中文演绎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诗篇为基础创作 的音乐作品,受到美中媒体 的广泛关注。

  唐诗如何与歌剧、交响乐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近日,“唐诗的回响”音乐会艺术总监 、著名歌唱家田浩江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了音乐会从作品征集到演出成型的背后故事以及他对艺术融合和文化交流 的理解。

  田浩江是首位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20年 的华人歌唱家 ,曾在40多个世界顶级歌剧院参演过1400多场歌剧 ,与帕瓦罗蒂 、多明戈等有过多次合作 ,先后获丹佛大学终身成就奖 、获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 。田浩江认为 ,歌唱有一种力量,能潜移默化起到沟通的作用 。不同文化应加强交流融合 ,这样世界才更充满希望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 :唐诗音乐会为何在美国受到超出想象的欢迎 ?

  田浩江:此次唐诗音乐会 ,是由世界著名 的费城交响乐团演奏整场唐诗音乐作品,它不 是一个孤立的表演艺术形式 ,而 是综合性 的 。汇集中国唐诗 的文学力量 、现代音乐和多国歌唱家,这种综合性呈现出独特性 。

2023年1月7日晚,2023“欢乐春节”《唐诗 的回响 :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杜莉音乐厅上演 。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 :唐诗是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的 ?

  田浩江 :唐诗是中国文学 的高峰。在国内 ,大家从孩提时学习 、背诵唐诗,这是文化的传承 。说到融合,我当歌剧演员已经超过35年 ,最相信 的就 是歌唱。我唱了几十部歌剧 ,演出了1400多场 。我认为,歌唱有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很难言语,它可以感动你 。不管是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中国民谣还是中国现代歌剧 ,观众一分一秒都有感觉,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唐诗音乐会的演员都 是年轻 的歌剧演员 ,只要 是用心唱、唱得好听,歌唱就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彼此 。这是一种沟通 的力量。

  我认为,西方 的歌剧和中国 的原创歌剧,都有成为经典的歌曲和音乐,这与音乐的丰富性、交响性 、歌唱性有直接关系 。此次唐诗音乐会不是简单的诗歌问题,而 是一个完整的 、有底蕴的艺术呈现问题。作曲家在创作时 ,把他们内心 的感受赋予到作品中。来自多国的作曲家结合他们 的历史知识,用现代音乐把对唐诗 的感觉融进去。最后 ,我们 的歌剧演员再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呈现。

歌唱家田浩江在位于纽约林肯中心附近的寓所,他身后 的墙上挂满了他所饰演的歌剧角色剧照 。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 :从作品征集到音乐会最终成型 ,您最大的感受 是什么?此次演出 ,在演员、乐团等配置上有哪些考虑 ?

  田浩江 :我们 的团队从组织国际作曲比赛开始 ,用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选出一组来自6个国家的青年作曲家 的唐诗谱曲 。这是没有尝试过 的项目 ,最终如何呈现 、能否演出都充满未知。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西方 的演出市场都关闭了,我们仍得到多方的大力支持。后来,多国歌唱家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参加排练 ,唐诗音乐会先在国内进行了首演 。时至今日 ,这个项目能够延续到纽约林肯中心 的舞台上,可以说 是经过了千山万水 。这次15位独唱演员来自10个国家 。做这个项目,要对唐诗有感情,要对呈现新 的作品有追求 。

  乐团方面 ,此次美国演出 ,我们非常有幸能与著名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费城交响乐团演奏 的每一个音,尤其 是弦乐部分,都把作品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他们演奏 的水准,包括协调性和交响性,对于我们 的歌唱家来说,是一种托举 。

演出结束后该音乐会艺术总监田浩江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 :从一开始学习声乐表演 ,到参演歌剧,再到担任艺术总监,您对东西方艺术的感悟是多维度 、多层次 的。您怎样看待这种经历?在声乐领域,您觉得什么 是好的艺术 ?

  田浩江: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说,经历对歌唱 的影响是不容置喙的。一个人 的经历不光是在舞台上、在音乐学院里,而 是跟他人生的种种遭遇有直接关系。经历得越多,对喜怒哀乐的领悟会更丰富 、深刻。你所经历 的一切对你在台上塑造人物都有帮助。

  任何一种声乐艺术实际上都有关联性 ,不能把它们隔开 。搞声乐艺术的人,对歌唱、音乐形式一定要有宽阔的视野 。我自己 是一个歌剧演员 ,我也喜欢流行音乐、爵士乐、民谣等 。对我来说 ,好的艺术是要好听、感人,这两点极为重要。

  中新社记者 :唐诗音乐会 是否会去到其他国家 ?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或打算?

  田浩江 :据我所知,有观众在费城看完唐诗音乐会后,又追到纽约观看。可以说,美国这两场演出后 ,观众 的反应超出了我 的预期。唐诗音乐会值得去无数 的地方演出 。不过,未来是否能争取到投资,这个我也不知道 。

  一般来说,提到唐诗就会想到宋词 , 是继续做唐诗音乐会还是转向宋词或尝试民歌 ?这个问题我来问你。大家 的期待对我们会有启发。

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 的演出现场。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之间 的交流?在艺术创作和演绎方面 ,您觉得中国文化应该怎样与世界沟通 ?

  田浩江:我认为 ,文化有包容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很重要 ,这样世界才更充满希望 。就像艺术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单音上 ,一定需要美好 的和声和旋律 。中国文化不 是一种孤立 的文化,一定会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融合起来 。而且,文化本身有一种平等性,文化间 的交流要自然地、从最美好的角度进行。

  歌唱也会起到沟通 的作用。通过不同 的艺术形式去感受不同 的文化 ,这就是一种很好 的沟通方式 。(完)

  受访者简介 :

歌唱家田浩江 。廖攀 摄

  田浩江 是首位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20年 的华人歌唱家 ,曾在40多个世界顶级歌剧院参演过1400多场歌剧,与帕瓦罗蒂 、多明戈等有过多次合作 ,先后获丹佛大学终身成就奖、获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 。

一分快三500平台推荐

刘跃进的谦和与《从师记》的严苛——写在“《从师记》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前******

  顾友泽

  刘跃进先生 的新作《从师记》出版,拜读之后 ,收获颇丰。《从师记》 是一部散文集 ,主要记载先生 的求学经历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事。虽然是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线索 ,然而内容却异常厚重 ,这是因为作者早年生活 的“那个时代,激情澎湃,如同我 的名字,一直在‘跃进’中”,在介绍自己 的求学经历时,不可避免地反映那个波谲云诡亦且波澜壮阔 的时代。而且,作者转益多师 ,其所师从或交往者大多为学界名流 ,本身就有很多为人关注 的事迹 。如此种种 ,决定了该书 的内容必然不同凡响 ,精彩纷呈而浑厚淳雅 。

  虽然作者并不刻意抒情,甚至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地节制,但这部《从师记》还 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感动与感慨 ,比如作者因母亲 的提醒而失去了也许会产生美好爱情 的机会而心情复杂就令人唏嘘,作者对自己早年学业先天不足而导致不得不放弃作家梦想 的描述同样引起很多同龄人的共鸣,至于其在艰难环境中备战高考时表现出 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更是令人感动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作者对学术尊严的维护与学者交往之间 的温情。

  作者对学术与学者 的尊严非常看重。他在《斯人已逝,德音未远》中谈到自己作为大三的学生看到傅璇琮先生 的《唐代诗人丛考》时的感受 :“我并不能完全读懂,但可以读出学术的厚重与学者 的尊严,那是我向往的境界 。”而作者自己到扬州大学讲学后 ,也同样得到了这样 的赞誉,王小盾先生在给作者 的信中写道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厚博大 ,其尊严及其生机,都由你谦和地表达出来。” (《求其友声三十年》)

  正是出于对学术尊严 的维护,面对良莠不齐 的学术界,作者忍不住对当前学术弊端提出严苛批评,其在《裴斐先生 的傲骨与逸情》中指出当前学界存在消解经典,或者躲避经典 ,同时:

  在方法上 ,因循守旧 ,为论文而论文 ,为学位而学位 ,缺乏学术个性 ,更缺乏活的灵魂 。在态度上 ,仰慕洋人 ,唯洋人马首 是瞻 ,洋腔洋调。在结果上,书是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

  又在《从师记》中说 :

  现在有些专著,往往连概论都不如 ,只 是依据既有 的知识 ,预想一个题目 ,然后利用现代手段收集相关资料,拼凑成书。这样的成果,或许能给作者带来一定好处,对学术界来讲 ,几乎没有借鉴意义。

  作者平时与人交往温文尔雅,几乎未曾见其动怒 ,但 是对学术界 的不良风气,却还是直言其弊 ,体现出维护学术尊严的高度责任感。

  那么 ,如何维护学术的尊严呢?作者通过介绍自己所崇敬 的师长 ,具体而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首先 ,维护学术尊严就要尊重学术本身 。作者认为 ,学术本身是厚重 的 、博大的 ,无论是谁都无法全部把握 ,因而面对学术,始终要保持着谦卑之心 。其在《好诗不过近人情》中谈到自己在杭州大学学习的体验 :

  这些课程 ,内容浩繁 ,一时难以消化 ,但是它却向我打开了一扇窗 ,可以真正感受到世间学问 的博大浩繁。

  在《从师记》中又写道 :“大千世界,图书无限。一个人终其一生 ,也读不了多少书 。”一个人取得 的成就,面对既广且深 的学术殿堂,何其渺小 。故作者引用罗宗强先生的话说:“现在很多教授还不明白山外有山 的道理 ,以为自己写了几本书就 是专家 。”学术研究如果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故步自封 ,结果必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者又引用姜亮夫先生的话 :“登高望远 ,你才会知道世间学问 的博大 ,自己 的渺小 ,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记忆中的水木清华》)面对学术 ,学者理想的状态应该像傅璇琮等先生那样“学问既深 ,义气自平。”作者赞美这样 的状态,亦追随前辈 的风范 。

  基于这样 的认识 ,作者认为 ,做学术研究最重要 的 是有学术品格。在这本书中 ,作者对师长们严谨的学术态度 、扎实的文献基础 、恢宏的视野 、高度 的文化责任感、坚强的毅力等不厌其烦介绍。介绍姜亮夫先生,写其临终前对学生的“最后最高要求”,令人感佩不已。记录叶嘉莹先生之论:“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那么真诚则 是追求真理 的重要途径。做人做事要真诚 ,学习钻研要真诚 。真诚是做人 的重要标准 ,古代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彰显出叶先生修辞立诚的风范。而记叙罗宗强先生指导作者写作学年论文的详细经历,则让我们看到罗先生一丝不苟、严谨到近于苛刻的程度的形象,而罗先生 的学术品格也呈现在我们眼前 。尤为令人感动 的 是 ,作者专门为既没有显赫 的家世与名声,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 的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主任汪蔚林先生作传 ,表彰其甘于奉献 、勤勤恳恳,以专业的精神服务文学所 的学者的事迹 。在作者 的眼中,学术分工并无高下之别 ,敬业的精神都值得人尊重 。

  其次,维护学术 的尊严就要求学术研究本身不俗 。作者在《记忆中的水木清华》中特意援引王国维的话:“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 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而有意外之收获 。”作者阐释说 :

  王国维先生就 是想告诉学生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又在《从师记》中引用钱穆的话:

  我生平做学问,可说最不敢爱时髦或出风头,不敢仰慕追随时代潮流 ,只 是己性所近 ,从其所好而已……世局有变 ,时代亦在变,三年五年,十年八年 ,天地变,时髦 的亦就不时髦了。所以不学时髦 的人,可不求一时群众所谓的成功 ,但在他一己亦无所谓失败 。

  作者高度认可这些说法 ,并且身体力行 ,其学术研究 ,不务空言,言必有得 ,往往能够从文献的细枝末节中发现历史的某些真相。而其对当下学子攻读博士学位 的目 的 ,也提出自己 的看法:

  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 ,我们 的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会有益处。开卷有益 ,没有白费 的工夫 。重要 的 是要阅读 ,要有积累,不能有太强 的功利目的。

  学术不仅不是追求世俗利益 的工具,甚至学术本身并不带有目 的 ,是无用之用 。

  再次 ,维护学术 的尊严要求学术研究者能够做融通的学问 。钱穆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说:“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 。”学术如果格局太小 ,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 的局限。只有将局部放到整体中考察,才能真正发现局部的特征与意义 。作者接受众多名师的亲炙,提出学术不能流于琐碎饤饾 ,支离破碎。其认为学术研究中的文学研究应该遵循刘知几《史通》中提出的才 、学 、识三者并存的原则 ,并阐释说:“才就 是艺术感受,学就是文献基础,而识则是理论素养 。”而当下有些研究 ,“仅就某一点而言,似乎有一得之见 ,但是,倘若通盘考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好诗不过近人情》)这样的研究 ,是不足为观 的。相反 ,作者赞同这样 的研究:“也许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可能 是一个很小的题目 ,但 是在这课题的背后,你却感受到坚实厚重 的学术支撑。”(《好诗不过近人情》)这些观点,正是师长们对作者耳提面命的结果 。罗宗强先生教导说 :“工夫要扎实 ,但不要钻牛角尖……思想还是开阔些好。”(《从师记》)姜亮夫先生在古籍整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说:“不要培养电线杆子式 的专家 ,而 是粗通中国文化的学人 。”(《从师记》)在“最后最高要求”中提出 :“培养自己‘普照’整个专业与中国全部文化史的能力”“不做支离破碎的学问 。”(《记忆中的水木清华》)曹道衡先生起草的《先秦两汉文学博士生培养计划》提出:“应强调史料和作品本身 ,坚决反对空谈、人云亦云及发奇谈怪论 。”(《从师记》)作者就硕士论文求教于魏隐儒先生,得到的答复 是不赞成写空洞 的诗文评类 的文章。傅璇琮先生提出 :

  学术著作,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该似一级一级的楼梯 ,要扎实 ,便于扶着向上,使人能“更上一层楼”,以便“欲穷千里目” ,而绝不能是用花纸包扎 的虚阶,看起来颇能目迷五色,但一踏上,就会使人跌下,害人不浅 。(《斯人已逝 ,德音未远》)

  受到众前辈 的影响 ,作者也特别重视学术中研究资料 的编纂 ,也多次介绍前辈学人在这方面 的贡献 ,又现身说法,启人深思。

  学术之外 ,《从师记》这部书带给我的感动,是作者与众师长之间的情感 。毫无疑问,作者对书中所介绍 的师长怀有深深 的感激,在《引言》中,作者写道 :

  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求学经历中,老师们 的影响既广且深……我很景仰他们,也很感念他们 ,很希望有更多机会将这种感念之情表而彰之。

  将众多师长的人格风范与学术成就记录下来本身就是情感 的表达 。而且 ,读者很容易发现 ,作者在很多篇章中都使用“感念”“感佩”这样的字眼 ,看得出作者是一位很容易动情的人。他在昆明偶遇魏隐儒先生时 ,表现得“喜出望外”(《“小室无忧”》) ,对于王继权先生 的帮助 ,作者心存感激,“小子何德何能,竟能得到王老师常年 的垂青 ,实属不易。”(《来谕惓惓,亲如促叙》)然而,我们又很容易注意到,作者在表达情感时却并不热烈,而是点到即止。

  同样的情况 ,也发生在众师长的表现中 。姜亮夫先生对清华大学及清华导师有深厚的感情 ,因为作者来自于清华 ,特意将其召至家中长谈 。姜亮夫先生深情回忆在清华 的学习与生活 ,言语中充满无限怀念与感激 ,“姜老经常感叹说自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再也没有遇到清华这样的好学校了”(《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 。然而,姜亮夫先生直接的抒情并不太多 ,谈得更多 的还是清华导师 的学术与对其教导 的经历。

  我想,这大概就是学者表达情感 的方式 ,深沉而内敛 。作者报考曹道衡先生 的博士 , 是通过傅璇琮先生介绍的 。曹道衡先生在病榻前告诉作者 ,他无意中翻出了当年傅璇琮先生当年 的推荐信,并说出院后找来送给作者作纪念 ,后因曹先生去世而未能如愿 。这 是一件非常小的事 ,但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曹先生与作者情感之细腻 ,以及对于师生 、同道间情谊 的珍视 。作者与众师友 的交往,因学术而结缘,其淡如水,而这也正 是众师友平时待人接物 的态度 。傅璇琮先生嘉惠学林 ,助人无数 ,在学界影响甚大,然而其八十岁大寿的庆祝场面冷清异常 ,因为傅先生事先约法三章 ,不允许大事铺张 ,这正是本色学者 的处世之道。

  作者笔下 的师长及作者自己 ,往往将对自己帮助与教导的母校 、师长 的感激当成自己宝贵的人生财富 ,将之作为一种精神传递给后人 。姜亮夫先生曾很庄重地对刘跃进先生等人说:“清华导师也是你们的祖师 ,要不辱使命 。”对学校 的热爱、对老师 的尊重与回报 ,最重要的 ,不是口头的称颂 ,也不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 ,而 是将学校与老师的良好 的风气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影响一代代学子 ,斯文不坠 。有感于此 ,作者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明确 的要求:“如今 ,我也 是一名老师,也要像王老师那样,努力工作 ,培养学生 ,多出成果,这也许 是对王老师的最好回报 。”(《来谕惓惓 ,亲如促叙》)事实上 ,除此之外 ,作者还利用社科院文研所 的平台及个人的影响力将年轻的学者组织起来举办读书会等活动 ,指导年轻学者 ,促进学术 的繁荣。作者认为 :“我现在依然持有这样 的看法 ,一个年轻学者,能够得到前辈的扶持 ,确实会影响一生。”至于这本《从师记》,更是将师长所授与自己的心得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学界,嘉惠学林,功莫大焉 。我想 ,作者 是将自己对师长 的感激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变成了指导 、提携后进 的动力 。学术人的温情,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着吧 。

  作者在《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中写道  :

  水有源 ,树有根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 ,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从师记》这部书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 是指点、陪伴我们这些后学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无声导师,也 是直观展现学术 的尊严与温情的舞台 。我们感动于刘跃进先生勤勉好学的精神,羡慕其受教于众多饱学之士 ,更感激其金针度人 。薪火相传,此之谓欤 ?

  (作者系文学博士,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通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一分快三500平台推荐地图